國學緣
文/楊淑芳-
李桃女士編著的國學啟蒙經典《弟子規——釋義/故事/字解/禮儀》,
是一本很適合中小學學生及其家長閱讀的優秀圖書。書中的內容、結構
及編排形式很有新意,不同于其它版本的《弟子規》。本書是把《弟子
規》先分段釋義,并用相應的德育故事及點評來啟發學生了解經文隱含
的深意;然后在常用禮儀的欄目中列舉傳統禮儀,讓孩子們了解和掌握
傳統禮儀常識。這種形式讓孩子們對《弟子規》更容易理解和記憶,能
把圣人之訓用在實處。
此書集中展示了她近十年來學習和研究傳統文化的心得及教學經驗。
我有幸拜讀了本書的初稿,成了此書最早的讀者之一,并從中認識到國
學真正是“愛”的教育。真所謂:小小弟子規,深藏大道理。學習來力
行,潤兒細無聲。
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留下的精髓,特別是諸如集家教之大成的《弟
子規》這樣的經典,可以說是青少年健康成長必備的養料。適當地開展
國學啟蒙教育,多對孩子們進行一些傳統文化的熏陶,是利國、利民、
利己的好事。當今世界許多國家也都認識到了這一點,并爭相開辦孔子
學院,以期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智慧的源泉、精神的樂園和管理的真
諦。我國歷代有識之士更是樂此不彼,不計個人得失,將中國傳統文化
不斷發揚光大。
李桃女士一路走來十分不易,她放棄了自己原有獲利頗豐的公司,
轉而全身心投入到對傳統文化十年研讀和宣傳教育中去。十年說起來不
算長,可是人生又有多少個十年呢?李桃的這十年可以用下面這首小詩
來形容:
李桃碌碌嘆無奇,獨喜匯編不我欺。
光陰無情人消瘦,夜燈有味似兒時。
高樹颯颯傳寒意,疊鈡咚咚迫睡期。
秋夜漸長饑作崇,一碗素面作瓊靡。
李桃不為功名傳遞愛心的精神值得稱道。特別是近幾年,她在這方
面做了不少有影響的工作。2010年她和幾位同仁辦起了純公益性的親子
學習班,并為家長教授《弟子規》課程。2012年,又和幾位同仁共同承
辦了阜陽市首屆傳統文化論壇會議。為實現“中國夢”和建設“新阜陽”
起到了積極的帶動作用。他們的行動在開始時不能被人理解,甚至有人
還懷疑的問到:“現在這個經濟社會,放著的賺錢事不做,卻做費時費
力還賠錢的傻瓜事,肯定是有什么目的。”這些閑言碎語并沒有影響他
們做這件事的積極性。幾年過去了,他們的辛苦和愛心終于獲得了一定
的回報,他們的行為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。特別是黨的“十八大”會
議召開以后,人們學習傳統文化蔚然成風,他們的工作得到各級領導及
廣大群眾的大力支持。于是她同年輕人一起加大了弘揚傳統文化的工作。
事實證明她的工作是有價值的!她的心得及經驗匯聚成的本書,同樣是
很有價值的。
愿本書給孩子們及愛好傳統文化的人們帶去春天般的溫暖。愿李桃
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工作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績。